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关于陕西的交通历史的信息

地理题:古汉中在历史上的交通地位

汉中,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楚国得汉中而称雄;秦国得汉中而凌楚;刘邦得汉中而得天下;韩信从汉中出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袭取三秦;诸葛亮屯兵八年,六伐曹魏,始于汉中;蒙古铁骑两次穿越汉中,灭掉南宋。是什么原因让汉中一再成为南北分裂的前线,是什么成就了汉中在战乱时期的富足和相对安定?

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界,既包括自然条件,也涵盖地理位置,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尤其在古代,环境的力量更是巨大,是主导一切事物发展的首要力量。对优越地理环境的争夺构成了古代战争的主要原因,汉中无疑拥有这种优越性。

汉中地处陕西秦岭南部偏西,南接四川,西临甘肃,东临陕西安康,属长江流域汉水和嘉陵江上游。地理学名秦巴山地,俗称汉中盆地。其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为波状丘陵,南部为汉中盆地,系冲积平原。属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自北至南800--1200mm。

汉中作为南北双方的一个中间地带,它夹在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之间。关中为北方地区的上游,秦岭为关中的南面屏障;四川为南方地区的上游,大巴山脉为四川的北面屏障。汉中盆地就夹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两列山脉平行耸立,东西横亘,将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截断成差异明显的南北两部分。秦岭西抵陇山,东连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绵于川、陕、鄂边境,与武当山、荆山、巫山等山相连。秦岭高峻险拔,足以为关中南面屏障;大巴山浑厚绵长,足以为四川北面屏障。几条谷道穿越山岭,成为南北通行的孔道。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由西向东穿过,褒水由北向南注入汉江。两山一水将汉中隔离为和平时代的世外桃源,也注定了她在战乱时代无法独享安宁。

我们首先来看看汉中的北面屏障--秦岭。

秦岭古称“南山”,《诗经》有“节彼南山”,《禹贡》称“终南敦物”,《山海经》亦称“南山”,等等。根据历史载籍,南山之名由来已久。秦岭之名,大概为后起,始建于《史记》,谓“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南山亦称终南山,左传有“终南九州之险也”。东方朔有“南山天下之险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责说:“盖终南脉起昆仑,尾衔嵩岳”。到了清同治年间,更有毛凤枝著《南山谷口考》,“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凡南山谷口北向者,得一百五十”,正是陕南秦岭的山地。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秦岭北部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秦岭南部却淹于海水之中,接受了古生时期的沉积。后来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强烈改造下,经大幅度的块断式垂直升降运动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秦岭的地貌格局。

秦岭一般山峰高度在2000米左右,宽度400公里,由于其为褶皱断层山地,北部抬升剧烈,所以北坡最为陡急,南坡较缓。由于没有切穿秦岭之河流,古人开拓了多条道路,其中从关中越秦岭入汉中的交通主要有四条。

一 陈仓道:又称嘉陵道,它从陈仓(宝鸡)沿扦水(今清姜河)经大散关上行至秦岭,又沿着嘉陵江支流下行到凤州,经褒城到南郑(汉中),全长535公里。“汉王北定三秦,用韩信计,出故道(凤县),战陈仓、好畤(乾县),又战废丘(兴平),遂东至咸阳”,就是取此道北上的。这条道路最长,但比较平坦,且有嘉陵江水运之便,汉末至南北朝分裂时期,汉中、关中、四川之间战争很多,多数沿嘉陵道进行。隋唐定都长安,汉中及四川成为唐王朝的一个大后方,长期没有战争。长安、南郑、成都间的交通十分频繁,秦岭嘉陵道沿线驿站不断,仅大散关至宝鸡一段不到100公里的路程就有15处之多。

二 褒斜道:从眉县斜峪关沿石头河上行至嘴头(太白县城),越秦岭分水岭,顺红岩河谷,经白云镇河王家楞,至留坝县江口镇,又沿着褒河下行经武关驿、马道驿至褒城达汉中的道路,全长380公里。褒斜道的开创可能始于战国,《战国策·秦策》里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褒斜道石门——世界最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文中指出:“这千里的栈道包括褒斜道和由汉中到四川剑阁的金牛道。”秦汉时期,褒斜道已成为一条重要通道。《史记·货殖列传》有“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惟褒斜绾毂其口”的记载,说明此道是关中和蜀汉经济联系的交通要道。东汉时期,褒斜道也有过修筑。“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余(斜)道。时作桥格(阁)六百二十三间,大桥五,为道一百二十九里,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并六十四所”。以“火焚水激”之法开凿的石门隧道,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两汉时代,驿路均设在褒斜道,说明这里来往运输及旅客繁盛。唐代褒斜道经多次修筑,政府规定为驿道,设置馆驿。唐天宝十五年(755年)玄宗李隆基入蜀,即取道褒斜。

三 傥骆道:从周至骆峪口沿骆峪、经厚畛子,越兴隆岭,沿酉水河经华阳至洋县,全程425公里。这条路线主要用于军事活动。正始二年(244年),魏将曹爽曾出骆峪伐蜀。甘露二年(257年),蜀将姜维出傥骆道伐魏。唐代,傥骆道曾一度繁荣,成为由长安入川最捷近的道路,沿途馆驿多达11处。建安四年(783年)德宗避乱南郑,广明元年(880年),僖宗去蜀,都取道傥骆。

四 子午道:由长安沿沣河上行,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达汉中。这条道有新旧两线,古道乃汉魏时期顺池河下行至石泉;六朝后的新线才是经江口、宁陕达石泉,全程520公里。东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先零羌叛,断陇道,寇三辅,入益州,据汉中。由于西夷虐残,桥梁断绝,致使嘉陵、褒斜两道皆受影响,而通子午道。延光四年(125年)安帝刘诂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道。唐代“涪州贡生荔枝,取道西乡驿沿子午河入谷,至长安不过三日”。在秦岭诸道中,子午道最为冷落,天宝年间从四川涪陵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为使荔枝色香味不变,才取捷径子午道。

守住秦岭诸谷道,拒其出口,汉中无忧矣!对此,可对照三国时期来看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蜀汉重戍汉中,以保益州。蜀汉自丞相、大司马至大将军皆屯汉中。魏将曹真、曹爽等先后引兵来攻,均为蜀汉扼险所拒。诸葛亮矢志北伐,亲自坐镇汉中,把汉中建为北伐的前进基地。诸葛亮死后,蒋琬主持蜀汉军事。蒋琬屯汉中,一度设想多作舟船,欲乘汉沔东下,袭魏兴(今陕西安康西北)、上庸(今湖北竹溪),以规中原。蒋琬后来徙屯涪城。其间,曹爽、夏侯玄率军自骆谷入攻汉中。时蜀汉汉中守兵不足三万,诸将皆恐,欲守城不出以待涪城援兵,赖蜀将王平全力主张,据守兴势城,扼险以拒之。汉主也遣费祎率军驰救,魏军失利而退。是后,费祎复屯汉中。

姜维主持蜀汉军事时,对汉中的防务作了变动。此前,蜀汉对于汉中的防御方略主要是靠置立军事据点,扼守险要,控制秦岭诸谷道,拒其出口,使敌不得出险。姜维改变防御战略,撤去诸围守兵,聚屯汉、乐二城,坚壁清野,试图纵敌入平地,待敌兵疲粮乏之际,再击其惰归。这一变动后来被证明是一种失策。若姜维专守汉中,那么,以姜维的战术才能,此策倒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防御方案,它实际上是将蜀汉攻关中时“千里负粮以邀一日之战”的不利形势交给魏军来承受。但姜维对魏用兵的重点却远在陇西,这样,撤掉扼秦岭谷口的诸围守兵便实在是一种失策。后来,姜维避祸,屯田沓中(今甘肃临潭西南),汉中方面的防御仍未调整过来,这便铸成了致命的错误。

从蜀汉开国到灭亡,一前一后对汉中经营的得失可看出汉中地区对于南方的重要程度。汉中对于蜀汉来说可谓存亡攸关。蜀汉立国四川,军事重心却尽在汉中。以守而言,蜀汉自丞相、大司马至大将军皆屯汉中;以攻而言,汉中又是蜀汉北伐的前进基地。若汉中不守,则四川门户洞开,蜀汉几不可以立国。所以黄权把曹操取汉中比作“割蜀人股臂”、杨洪强调“若失汉中,则无蜀矣!”自姜维改变北伐的战略重点,又改变汉中的防御方略,蜀汉的国防遂出现严重缺陷;曹魏灭蜀则及时地利用了这种缺陷。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汉中南面的屏障--大巴山。

大巴山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狭义大巴山仅指川、陕、鄂3省接壤地带的米仓山和大巴山,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简称巴山。广义大巴山为川、甘、陕、鄂4省边境山地的总称,包括米仓山西延的摩天岭,大巴山东伸的神农架山在内。大巴山介于北部的秦岭地槽和南部的四川台向斜之间,由于南北两大构造线的控制,山体呈一系列规则的背斜和向斜组成的平行褶皱带,但东、西两部略偏北,中部稍偏南,故或称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地层古老,以石灰岩、白云岩、变质岩、砂岩为主,局部有花岗岩分布。前二者多峰丛、溶洞、暗河等喀斯特地貌,著名者有广元龙洞、旺苍黄洋洞、通江中峰洞等。山脊由坚硬的结晶灰岩组成,经上升剥蚀后浑厚雄伟,海拔约2000米,巫溪太平山2797米,最高的湖北神农架3105.4米。

从汉中穿越大巴山南下四川主要有三条通道。

一 剑阁道:汉中→勉县→广元→剑阁→梓潼→成都。此道又称石牛道或金牛道,连接褒斜道的南段,是历代由汉中入蜀的大道。这条路是由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棋盘岭入川,沿嘉陵江河谷而下,经今广元市朝天驿至昭化;由此分途,顺嘉陵江可下阆中、南充、重庆;陆路西南行经剑门、绵阳抵达成都。

剑阁道为入蜀之喉嗌,凡由汉中入蜀者必控此道。司马昭灭蜀时,钟会行至汉中后,迅速越阳平关而趋剑阁。姜维这时表现出了他杰出的战术才能,摆脱牵绊,迅速回军,退守剑阁,以拒钟会大军。钟会大军被拒剑阁险要之外,一时无计可施。剑阁之险,由此可见一般。历南北朝以至金、元的1000余年间,每逢蜀中有难,金牛道必为战场。明太祖派傅友德攻四川时,亦指出“蜀中闻我西伐,必北阻金牛……盖金牛入蜀之正道”。历史上此道有许多关隘,如:阳平关、五丁关、牢固关、棋盘关、剑门关等皆很有名。

二 米仓道:汉中→南江→巴中→平昌→渠县→合川→重庆。此道因经过米仓山而得名。由汉中往南,循汉水支流濂水谷道和嘉陵江支流南江,到达巴中地区,继续顺流而下可抵重庆。它是联系汉中与四川东部的主要通道。三国时张郃守汉中,由米仓道进军巴中,在渠县八溕山为张飞所败。宋绍定四年(1231),蒙古军攻入洋州,由米仓道直取巴州,南宋川峡四路全部失守。

三 洋巴道:即荔枝道南段,北与子午道相通,由汉中经西乡县南行,经万源、达县、而抵重庆、涪陵。

这两座山横亘在汉中南北,固然艰险易守。但仅凭此,应该还不足以取得其在历史上的地位。这就不得不提到汉江。汉江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境内,一个个小泉眼流出的山泉汇成溪流,然后一路向东流去,冲破秦岭巴山的阻隔,奔流了3000多里,最后在湖北武汉三镇的汉口汇入长江。 汉江是由三条河流汇聚而成,中源故乡人称之为“大河”,南源为“玉带河”或“南河”,北源为“沮水”或“黑河”。三条河流齐汇汉江从乱石间荡过,一脉相承,最终形成了荆楚的一片汪洋。汉中盆地便是这三条河流共同的杰作,冲积而成的盆地肥沃富饶,不仅容纳了各个朝代更迭,战乱灾荒造成的流民,还养育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王朝——汉。

当刘邦被楚霸王项羽封到汉中为王时,这个小小的盆地大概让受封的刘邦十分窝火,他似乎不愿动身。而他的谋臣萧何却说:“天汉,美名也”。我想萧何考虑的不仅是汉中有南北之险,更看重的是汉中盆地有汉江养育着,可以用它的富饶东山再起,成为“兴王之所”。历史证明它是对的,汉水成了汉朝的发祥地。“大汉民族”、“汉文化”、“汉学”、“汉语”这些名称,都是因有了汉朝才定型的,而汉朝得名于汉水,发祥于汉中。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便以其发迹之地来命名这个新建立的王朝。当帝都长安的荣光辉映大地之时,汉中作为“兴王之所”也迎来了她的辉煌。

东汉末年的张鲁更是充分的利用了这块冲积平原的肥沃富饶,他建立了一个乌托邦,利用积聚起来的粮食赈济乱世中的灾民,让战争永远的遮蔽于秦岭巴山之外,遮蔽于汉水奔流的河谷之外。但像这样险要富饶之地的安定恬适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注定将被打破,曹操成功地扮演了这个角色。再稍晚一点的诸葛亮屯兵于此,如果没有汉江的浇灌仅凭秦岭之险,想在八年之中六次伐魏是不可想象的。尽管可以从成都运送粮草,但我们知道大巴山同样难以逾越。

如今的汉江仍是中国大陆的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她清洁的水流可以让人直接饮用,她躲在陕西、四川、河南、湖北这些人口密集省份的夹缝里,维系着中国内陆仅存的“田园”,作为中国重要的粮油基地、茶叶产地和水源地而存在。虽然她的交通使命已经终结,但她还在主宰着所流经的各个城市的生活。作为南水北调的主水源,汉江将让北京人3年后喝上自己清甜的乳汁。

可以这么说,秦岭、大巴山、汉江共同成就了汉中独特的军事地理环境,使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如果没有秦岭、大巴山,汉中依然可以在汉江的浇灌下继续它的肥沃与富饶,但无险可依,只能“泯然众人矣”;同样,如果没有汉江,仅凭两山之险,又何来沃土去哺育刘邦诸葛之华章。

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以假设的,两山一水之间的汉中南控巴蜀,北扼关中,西通甘陇,东接豫鄂,形胜之地这种特殊的军事地理环境注定其天生就是乱世争夺的焦点,盛世恬适的桃源。 补充回答: 刘邦就国汉中) 汉元年(前206)正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辖巴、蜀、汉中之地,都南郑(今汉中城)。四月,刘邦率军南达汉中。在此招纳贤才,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而后依韩信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平定三秦。萧何留驻汉中,发展农桑,收汉中、巴蜀之粮,供刘邦军用,保证了与楚争雄的胜利。

(张鲁以五斗米道治汉中) 东汉初平二年(191),益州太守刘焉派督义司马张鲁与别部司马张修攻占汉中。二张在此传播五斗米道。后张鲁杀张修,改汉中郡为汉宁郡,以五斗米道为治,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权形式,不置长吏,设置义舍,“立行宽惠,百姓亲附”,关陇等处难民纷纷迁来汉中。建安二十五年(215),曹操亲到汉中征张鲁,张鲁降。

(刘备自立汉中王)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率兵夺得汉中地。次年七月,刘备在沔阳(今勉县)设坛,自立汉中王。

(诸葛亮据汉中伐魏) 蜀汉建兴五年(227),丞相诸葛亮上《出师表》,出屯汉中,以此地为根据地,演武耕战,劝士休农,创制木牛流马,八年间,先后六次出兵伐魏(史称“六出祁山”)。然未遂其志,身死五丈原,归葬勉县定军山。

(姜维据汉中及陇南伐魏) 蜀汉后期,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经营汉中及陇南,曾先后九次出兵, 北伐曹魏,互有胜败。姜在汉中实行“敛兵聚谷”以御敌,终因朝政昏聩而失败。

(茶马互市) 汉中自唐代起盛产茶叶,西北少数民族常以马匹换取“山南茶”。至北宋,禁止私人交易茶叶。神宗时实行“茶马法”,大量收购茶叶运往西北换马。汉中府属县所产茶叶因其质优、产量大,路途近,转运捷便倍受重视。熙宗十年(1068)特设茶马司于汉中,收购茶叶运往熙河(今甘肃临洮)换马。

(史斌据兴州称帝) 北宋宋江农民起义军将领史斌,在宋江招安后,于建炎元年(1127)七月,率余部攻克兴州(今略阳县),登基称帝。后进军汉中,攻城不克;又兵进关中,占据长安。次年冬,被宋军俘杀。

(吴玠、吴璘汉中抗金) 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越秦岭,欲攻占汉中,南入巴蜀。抗金名将吴玠、吴璘驻守汉中以北略阳、凤县一带抵御,先后于1130年10月、1132年冬、1133年11月与金军在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大战三次,击败金军。吴氏三代扼守汉中80多年,保卫了南宋半壁河山,使金人不得南下窥蜀。

《陆游在汉中》 南宋乾道八年(1172)陆游任川陕宣抚使王炎幕府干办公事,力主抗战,并深入秦岭一带视察军情,曾有刺杀猛虎之举,在抗金前线的汉中写下了大量抗金爱国诗篇。

检举汉中平原在我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意义是我国古代的天下粮仓,汉中盛产粮食,控制了汉中即可拥有稳定的后勤补给保障。

秦帝国的兴起即使因为拥有汉中这个天下粮仓以保障其庞大的战争机器运作。

而从地缘的角度来说汉中四周被山脉覆盖,进出都很困难,如果没有对周边地区的绝对控制权汉中只可自保而不可步视天下。所以秦灭亡后项羽才封刘邦为汉中王想束缚住刘邦。

三国时期,诸葛亮助刘备夺巴蜀而立汉,也正是看中了巴蜀有汉中这块天下粮仓以及其易守难攻的地缘优势,可以为相对弱小的刘备提供稳固的发展之地与重组的补给。

而蜀汉强大后汉中则成为了其步视天下的障碍,此时汉中的地缘优势则变成了劣势,诸葛亮、姜维屡次北伐皆无功而返。

秦代有什么样的道路交通网?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交通运输,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下令拆毁以往各国修筑的关塞、堡垒等障碍物,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随后他又命令蒙恬率众修筑一条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以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的统一。

此外,还在西南山区修筑了“五尺道”。秦代修筑的这些不同等级、各有特征的道路,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的道路网,构成了比较发达的交通系统。

秦统一天下后,为了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车同轨”就是其中之一。车同轨就是全国车辆使用同一宽度的轨距。

这种“标准化”的要求和方法是很先进的,它适应了秦代全国土木工程和战争等方面长途运输的需要,对道路修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车同轨”的要求,秦始皇派人对战国时期错综复杂的道路加以整修,拆毁关塞、堡垒等障碍物,连接和修建了以秦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形成了以驰道为骨干的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驰道是供帝王出巡时车马行驶的道路,即御道。这项费时10年的工程,规模十分浩大。

秦代著名的驰道,有今陕西省境内出高陵通上郡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

秦代驰道有统一的质量标准:路面幅宽70米;路基要高出两侧地面,以利排水,并要用铁锤把路面夯实;每隔10米种一株青松,以为行道树;除路中央10米为皇帝专用外,两边还开辟了人行旁道。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

子午岭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是一座高大的山峰,山区面积广,支岭较多,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扼守着东西两侧的河谷大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子午岭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直道在防御匈奴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很重要的军事地位。

子午岭两侧的河谷大道,即著名的延州道和马莲河道。河谷地带水草丰盛,游牧族来往于河谷大道,因此,它们成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通道。

延州道河谷比较狭窄,北方游牧部族南下的时候困难较多,因而往往从马莲河道南下。修筑延州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侵扰。

马莲河道沿途经过陕甘等省,穿过14个县,直至九原郡,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修筑完毕。建成后的直道宽度一般都在60米左右。其沿途各支线星罗棋布,每条支线都有容纳并排行驶两辆卡车至4辆卡车的宽度。

马莲河道正式使用以后,秦始皇的骑兵从云阳林光宫出发,三天三夜即可驰抵阴山脚下,出击匈奴。

另外还有一条道路,在马莲河道之西,六盘山下的肖关道。这条道路比较平坦,附近的水草也比较丰盛,更利于骑兵活动。

秦直道是一条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代以后,直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汉时期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的维护也曾下了一番工夫。

秦始皇还在西南山区修筑了“五尺道”。五尺道又称“滇僰古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为连接川滇汉人与古僰人修建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在夜郎、滇等地设立的郡县,秦始皇派了一位名叫常頾的人率众筑路,这条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尺道”。

常頾开通的五尺道虽宽5尺,但由于沿途山势太险,凿通实在不易。当时尚未发明炸药,只能采用“火焚水激”的原始方法。

五尺道北起宜宾、南至曲靖,途经盐津、大关、昭通、鲁甸、宣威等县,唐樊绰《蛮书》称之为“石门道”。这条道路尽管狭窄,却和秦始皇在全国其他地区兴修的宽达50米的“驰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云南通向蜀地的重要商道。

总而言之,秦代修筑的驰道和直道是我国古代筑路史上的杰出成就。以驰道为干线形成的道路交通网,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全国规模的道路交通网之一。

陕西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他们说的太专业了反而不易常人理解

先说陕西的地理

陕西古称关中是历代王朝建都的地方为什么建在这里,因为关中正好被黄河的那个大几字形环抱在中间由黄河以及北方的黄土高原成为他天然屏障,南部没有黄河的地方又有一条南北分界线秦岭横亘保护关中的南部,关中内部则是八百里秦川水道纵横利于生产不过现在不行啦,但是全封闭起来不好,关中又有四道关口出入东边的潼关东南的武关西边的萧关西南的阳平关,可谓山河环抱,关山四塞。前几年我国修通了有世界级难度的秦岭隧道使陕西的交通更加便捷。

陕西的历史文化

陕西是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基调的周文化的发祥地后来秦汉隋唐又在这里建都在中国历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就凭无数的文化遗产这其他地方比不了。

陕西的风土人情

陕西人淳朴而实用他们要做事就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搞虚假浮夸的一套,也不爱做生意以前甚至认为做生意是种耻辱,吃苦耐劳实用至上。况复秦兵耐苦战,就是说的关中人实实在在的这种性格要打仗就坚决完成任务不会搞退缩逃跑那一套

陕西交通分布特点

陕西的交通特征是道路基本上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很少有曲里拐弯的。

陕西省是中国发展交通最难的省份之一,向西连接甘肃省兰州市、向东连接河南郑州市、向东北连接山西省太原市,向西北连接宁夏银川市,向北连接内蒙古包头市,均要穿越黄土高原地区。向南连接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湖北武汉市、安徽合肥市均要穿越秦岭山脉。

黄土高原土质松散,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坚如岩石,但是易于渗水,对流水的抵抗力弱,容易受侵蚀。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也是发展交通的一大难关。

西银高铁是一条连接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甘肃庆阳市、宁夏吴忠市、银川市的高速铁路。西银高铁上阁村隧道是穿越世界规模最大黄土塬的隧道,也是国内首座穿越最湿黄土稀泥的高铁隧道。上阁村隧道是西银高铁全线的I级高风险隧道,修建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黄土的湿陷性

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该土质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具湿陷性。

陕西省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

自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特别是2005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加快交通发展、突破瓶颈制约”的动员令后,陕西省交通系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求突破,交通面貌明显变化,交通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整个行业处于高位运行、快速增长、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状态。

1、投资规模增长迅速

2005年以来,我省交通建设投资连续大幅度增加,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9亿元,超过“十五”期总和,成为历史上完成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交通发展最快的时期。其中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亿元,约占全省固定资产总投资的8%、全省政府投资总量的23%,位居西部前列。在总投资中,高速公路197亿元,农村公路64亿元,干线公路11亿元,其它建设2亿元,全面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

2、路网规模持续增大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2.13万公里,公路网密度由2005年的26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58.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出全国21.7个百分点。高速公路网密度达1.00公里/平方公里,高出全国0.44个百分点,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在全省公路总里程中,高速公路2063公里,一、二级公路6771公里,三、四级公路81995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和等级公路占总里程比重分别为7.3%、74.9%。按路面等级划分,有水泥、沥青路面里程达到55.9%。

3、高速公路成绩显著

2005年以来,全省高速公路建设按照三阶段发展目标,精心组织,强势攻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三年先后建成洋县-汉中-勉县、富平-禹门口、黄陵-延安-榆林-陕蒙界等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1012公里。特别是2007年,建成了秦岭终南山隧道、户县-洋县、吴堡-子洲-靖边、咸阳-永寿等5条高速公路,省境内国道主干线全面贯通,突破了关中与陕南之间一大交通瓶颈,贯通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横向通道,新增高速公路418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2063公里,继2003年突破1000公里大关后,又率先在西部突破2000公里大关,在全国排位上升到第10位;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目标,使全省8市1区、65个县(市、区)以高速公路相连通。

4、农村公路全面丰收

进入“十一五”以来,我们积极争取交通部支持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全力筹措建设资金,制定“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政策,签订省市共建协议,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调动农民群众盼路、修路的积极性,频频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的新高潮。2006-2007年两年间共完成投资108亿元,建成通村水泥路(油路)2800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油路)建制村11000个,解决了800万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建设通达工程约9000公里,使5000个行政村通了公路;建成通乡油路5000公里,使193个乡镇通了油路。

截至2007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8211公里,其中县道17205公里,乡道23888公里,村道67118公里;有1464个乡镇通了油路,占乡镇总数的87%,有17150个建制村通了水泥路(油路)、21547个建制村通了公路,分别占建制村总数的60%和75%。

5、干线公路稳步推进

在全面铺开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步伐。三年来新增一级公路219公里、二级公路727公里,提高了一批梗阻路段的通行条件和技术等级。尤其是2007年,以关中公路环线、G316、S201、S303等国省干线为重点,投入资金11亿元,新、改建干线公路350公里。备受全省关注的关中公路环线全线贯通,有力地推动关中“一线两带”发展战略全面、深入实施。

6、公路养护效果明显

按照“高速公路新跨越、干线公路变面貌”的目标要求, 2006-2007年共安排养护资金50多亿元,实施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4028公里,建成养管示范路3450公里,路网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要求,深入开展了干线公路市级管理机构改革,形成省公路局—市交通局—市公路管理局的管理新格局;选取13个县区为试点,正式启动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全省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呈现令人欣喜的新局面。

7、站场建设明显加快

2005年以来,在交通部支持下,我们对运输场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加快发展,2006-2007年两年建成汉中、咸阳等一、二级客运站点15个、乡镇客运站点327个、建制村招呼站点2200多个。目前正在建设宝鸡客运中心、西安马家沟货运站和咸阳货运中心等一批一级客货运站点。在加强站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客运示范班线创建工作,先后开通了西安至汉中、西安至延安、西安至禹门口等高速公路客运专线,开通了国家高速公路省际互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大力开展以县城为中心、联系乡镇、贯通行政村的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极大地方便广大农民群众的便捷出行。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